智慧校園是數字校園升級到一定階段的表現,利用云計算、虛擬化和物聯網等新技術來改變教育信息資源建設方式。“智慧校園”首先要有一個統一的基礎設施平臺,要擁有有線與無線 雙網覆蓋的網絡環境;其次,要有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和綜合信息服,構建智慧校園。
通過此平臺提供教師基礎信息管理、學生基礎信息管理、用戶認證管理、門戶管理、資源管理、應用管理、第三方應用接入等基礎功能與服務。
通過數字化校園應用建設實現對校園內的教學、科研、管理和生活服務有關的所有信息資源進行整合、集成和全面的數字化,以構成統一的用戶管理、統一的資源管理和統一的權限控制;
通過組織和業務流程再造,實現教育信息化。
智慧校園采用以下的技術架構,指導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實施
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,為校園業務提供了更為靈活開放的服務構建能力
容器服務提供高性能可伸縮的容器應用管理服務,支持用Docker容器進行應用生命周期管理,提供多種應用發布方式和持續交付能力并支持微服務架構。
研究校園情境的基本特征,建立用戶行為感知模型,以實現傳統數字校園“教、學、管”等相關數據的采集
面向校園主體的用戶畫像建模;結合用戶在“教、學、管”等情境的定制需求,構建個性化服務動態交互機制。
設計面向智慧校園的大數據分析架構,研究具有領域特征的大數據分析模型;
針對校園大數據聚集特征,設計高效并行策略,對上述大數據分析方法進行優化,實現應用感知下的多類優化算法。